【专访】陈慧博士:GCT质量控制,合规的原则下不要停止追求创新的脚步!



陈慧 博腾生物 分析检测&基因治疗工艺与生产副总经理

比利时鲁汶大学药学博士,拥有荷兰鹿特丹商学院/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她先后服务于KU Leuven和SYNTHON BIOPHARMA,参与并推进一个生物类似药上市、一个ADC药物进入3期临床及多个新药的临床前研究。拥有超过10年的药物研究和新药、生物类似药申报经验(FDA和EMA),在SCI期刊杂志上发表过8篇学术论文。

陈慧博士负责博腾生物AD&QC实验室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带领团队完成基因细胞治疗相关分析方法的开发、验证、转移及质量控制,以及CMC项目中分析检测、质量研究、及稳定性考察等工作,同时对基因治疗产品有着丰富的经验。

编者按

今天很荣幸邀请到陈慧博士做客我们的个人访谈——《佰家言》青藜专栏。

陈慧博士在生物制药领域有着超过10年的药物研究和新药、生物类似药分析检测及申报经验(FDA和EMA),目前在博腾生物负责AD&QC实验室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并带领团队完成基因细胞治疗相关分析方法的开发、验证、转移及质量控制,以及CMC项目中分析检测、质量研究、及稳定性考察等工作。

细胞基因治疗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医学进步,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发展,国内细胞基因治疗也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在实现CGT治疗产品落地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我们今天将对话陈慧博士,谈一谈细胞基因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分析检测平台对我们行业的意义。

Q 您具有10年的药物研究与新药、生物类似药分析检测及申报经验,在博腾生物您也负责了整个基因与细胞治疗药物分析检测平台的搭建,您觉得生物制药和其他先进疗法的质量研究区分大吗?可以从现有的人才转型来解决CGT 质量部门人才短缺的问题吗?

陈慧博士:在制药领域,从大方向来说不论是小分子、大分子或是CGT,整个质量研究的策略和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用来保证整个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当然,与其他药品相比,CGT的质量研究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结构和工艺都更加的复杂。作为“活的药物”,细胞治疗产品在放行检测的时间周期上就会紧迫一些。所以针对该类型的产品,制定合理高效的质量控制策和开发快速稳定的分析检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对ADQC团队的要求会更高,需要团队对工艺的理解更加透彻,制定符合产品特性及临床需求的质量控制策略,譬如根据工艺和产品的特性将一些检测周期长的质量控制项目前置到工艺中间样品中进行,在保证产品安全性的同时,让病人更快速的使用到救命的药物。

当然,近年来随着大量的资本涌入CGT生态圈中,CGT行业快速发展,也涌现了很多新的CGT企业。由于CGT行业对法规、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具有极高的门槛,企业在组建自己的团队的时候,会发现QC团队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对于人才转型这个问题,CGT的质量研究从业人员需要对现有法规及产品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够制定一个高效及合规的质量控制方案,所以需要经过相关培训后,成为符合要求的人才。

Q 大家都知道博腾生物业务核心之一是细胞治疗,您认为整个服务过程中,您认为哪个环节最容易出现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又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

陈慧博士:细胞治疗产品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治疗性产品,从原料的来源,接收,生产,检测,运输,到产品回输给病人,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质量控制,每一个质量控制点都很关键,特别是一些安全性相关的质量控制。因为整个周期比较长,又涉及到不同单位(医院,生产,和物流)和部门,从我个人的经验上来讲,最难把控应该是不同单位之间的对接环节。

博腾生物在细胞治疗领域已经发展成国内领先的细胞治疗产品的CDMO,随着大量IND和IIT项目的经验累积,我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流程控制以及与临床前,临床研究单位的对接,所以在CMC上我们通过对原料的质量控制策略,将合格的原材料应用的生产,来保证快速高效的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临床前和临床上的需求。

另外我们全面而高效的分析检测平台,让我们对产品的特性理解更加深刻,所以我们在产品的运输以及临床前,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和产品质量相关的问题都会相关的研究,来指导产品的运输及使用,同时在与上下游各单位对接时也制定了标准化流程进行管理。

Q 我们知道最近博腾生物推出了CGT分析检测与咨询服务,您作为这部分业务的负责人,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为什么想要推出这样的服务平台?

陈慧博士:博腾生物可提供端到端的基因与细胞治疗CDMO服务,基于已有的平台和项目经验,我们推出了分析检测及咨询业务,从方法的开发与验证、研发样品检测及QC放行检测、稳定性研究、和质量研究等几大模块来支持客户对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策略等方面的需求。从临床前到临床阶段,无论是IIT还是IND,对分析检测的要求和数据都是非常高的,CGT产品IND申报文件中约有70%的数据是来自分析检测。优势上,首先我们具有大量CGT产品相关经验的累积;第二就是博腾生物拥有全面且完善的分析检测平台,能够涵盖基本所有的CGT产品,包括细胞治疗产品(CAR-T、TILs、NK等)、病毒载体产品(AAV、慢病毒和溶瘤病毒)、核酸类产品(质粒和mRNA)、活菌类产品等;第三我们能够快速帮助客户进行质量控制策略的制定、分析方法的开发和产品的检测,提供给客户完整且合规的数据来支持IIT和IND的申报。策略咨询服务方面则是向客户提供方案,包括如何去开发针对不同种类产品的方法、考略要点或工艺上质量控制的要点等一些相关的咨询服务。

Q 为什么想要推出这样的服务平台?

陈慧博士:博腾生物已经为CGT行业服务了三年时间,拥有完善的CDMO平台并累积了丰富的工艺开发、分析方法开发、GMP生产和质量控制经验。这次推出CGT分析检测与咨询服务也是顺应行业的需求,许多客户向我们提出分析检测方面诉求。基于博腾生物现有的经验和平台,推出CGT分析检测与咨询服务,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好的、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让产业更加合规、快速的发展,让CGT产品在推进临床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质量保证且安全可控。

Q 在生产过程中,博腾生物怎么平衡“质量”与“时间”?

陈慧博士:客户现在的两大诉求,一是质量,二是时间周期。客户第一是贯穿在每一个博腾人血液中的,因此我们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我们一直追求高质量的交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会根据经验和客户需求来制定合适的方案来缩短项目交付周期,同时博腾生物在运营管理和技术平台上也在持续优化来平衡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时间。

Q 博腾生物具体如何从流程和技术平台上缩短时间周期?

陈慧博士:丰富的经验是缩短项目时间周期最好的助力。

首先,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博腾生物建立并且持续优化我们的项目管理流程,流程化的项目管理节省很多对接时间。有时候一些大型公司的对接流程会比较冗长,影响时间周期。

其次博腾生物在这几年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建立了许多成熟的技术平台。对于CGT产品项目,我们都不是从无到有的开发或者支持,而是从一个已有、成熟的数据和技术平台上去调整使其适用于客户的项目,所以无论是在分析方法开发上或者在工艺开发上,都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更有质量保障。

譬如博腾生物专有的悬浮HEK293T细胞慢病毒包装平台和纯化技术平台生产的慢病毒载体不止具有上清液病毒滴度高,纯化后的病毒转导活性好、杂质残留低,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放大等优势,这些优势。

同时,对于该平台博腾生物已经建立合规的细胞库,物料也已经平台化,可以大大缩短细胞建库、检测和物料采购的时间。

Q 您能谈谈国内外的质量保证方面的法规差异吗?

陈慧博士:其实现在国内的法规已经在渐渐和国际接轨了,一些法规也都是借鉴和学习国外的法规,然后根据国家国情进行调整,加入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检测项目如常规检测和安全性检测以及物料控制方面,中国和美国药典上的要求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涉及到中美或者中欧双报的项目,是需要对药典上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读的。

Q 国内的法规要求比国外的更加严格吗?

陈慧博士:是的,就我个人来看,基本上国外一旦推出某个法规,国内一年之内也会推出新的法规。其中大部分的法规内容是相同的,不同点在于国内的法规要求会更加严格,譬如,在IND申报阶段,FDA对分析方法的要求是提供关于方法灵敏度和专属性的研究数据,而在中国申报一般是要提供方法学的全验证数据来保证放行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进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同时在国内,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CDMO公司,大家解读法规也会更严格,这也导致了国内的CGT行业整体上成本上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大家都在提升自我要求。

Q 最后,请您一句话分享一下您在行业内这些年的感悟和体会。

陈慧博士:这是一个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新CGT产品类型的不断涌现,对分析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挑战会一直存在,所以质量搭建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刻的理解产品、工艺和法规,在合规的原则下不要停止追求创新的脚步。


END

非常感谢陈博今天的分享,也非常期待您即将在CGCT论坛的演讲!

由博腾生物、佰傲谷BioValley、BioBAY主办,上海理工大学-交大医学院、苏州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基因与细胞治疗青藜风云论坛”将于2022年8月19-20日在苏州举办!

本次大会以“博翱细胞基因星辰大海,摘取生物医药闪耀新星”为主题,特设三大论坛(涵盖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溶瘤病毒、投融资等各个方面),并邀请到了博腾生物分析检测&基因治疗工艺与生产副总经理 陈慧博士莅临大会现场做主题演讲报告!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大会官网注册报名~